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,随着国情的不断变化,殡葬方式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演变。
从过去的土葬,到火葬,再到更树葬、海葬等等,殡葬方式变得越来越多,但争议却一直不断。
而今年以来,国家一号文件再次提到“殡葬改革”,七月起,也将有多地开始实施新政策。
这一次,殡葬改革考虑的更加全面,也将会让生命的谢幕更有温度。
一直以来,国人一直信丰的是“入土为安”,在传统认知中,人去世以后只有葬在土地中,才能得到安息。
与此同时,只有将亲人正式下葬到土地中,活着的人才会感受到安定,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。
别看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殡葬方式,却为宗族文化提供了基础,一方土堆的存在,让后人记住了祖先,也让清明节等祭祀节日有了存在的意义。
也正是这种传统认知的存在的,让殡葬改革面临着诸多困难,比如说火葬就引发了不少争议,而近些年来流行起来的树葬和海葬,又面临着程序复杂,价格昂贵的乱象。
以海葬为例,现代人随着思想的转变,认为海葬能让人归于大海,灵魂得到自由,然而海葬却不是简单的将骨灰洒向大海。
这需要登记、申报、预约、办理许可证,如果私自进行海葬,被发现的话还会受到惩罚。
可虽然政府提供了免费海葬服务,但预约人数太多,排队往往要排到几年之后,如果是找公司举办海葬,又要面临高额的费用。
所以说,在不少地区人们对于土葬仍然情有独钟,既遵循了传统观念,又不需要太多的费用。
然而近些年来,土地资源变得愈发紧张,传统的殡葬方式已不能持续发展,殡葬改革是势在必行。
国家对此也是非常重视,自十八大以来到2023年,国家已经5次提出了殡葬改革,而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,殡葬改革内容再次出现。
不过这次同以往却有些不同,一方面,这次文件中提到了“深化殡葬改革”,相较于于往年来说,减少了“农村”二字。
也就是说,接下来的改革将要面向所有地区,包括城市在内也要进行改革。
另一方面文件中还提出,要推进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,也就是说,不能只是让民众自身投入到改革中去,还要照顾到民众举办殡葬活动时所消耗的费用。
总结一下可以发现,今后的殡葬改革将会集中在“生态”和“惠民”两个方向。
今年7月起,我国多地也将开始实施新的惠民殡葬办法,以青海省为例,7月5日起将开始实施新政。
其中明确规定,要减免遗体接运、存放、火化等费用,除此之外,还要提供惠民骨灰盒与格位。
在土葬时代,人们的主要支出在于棺材,而这项费用可根据自身能力去选择,但如果是火葬,遗体接送存放等等流程,都需要拿钱。
所以既要民众主动参与到殡葬改革,又要民众自掏腰包,改革自然难以推进。
而青海实施殡葬新政策后,这些繁琐的费用通通减免,政府还会提供免费的安葬格位,并免除安葬费用以及后期的管理费用。
另外对于选择不保留骨灰或者是遗体的,政府还会给予15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奖励。
当殡葬改革将生态和惠民结合起来后,改革进程可以说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,今后也能让生命的落幕变得更有温度。
那么对于这些改变,你又有什么看法呢?
信息来源:2025-06-23 00:44·青海日报 青海生态惠民殡葬办法7月5日起实施 每年预计将减轻群众丧葬负担7000余万元2025-02-28 23:04·格尔木普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“殡葬改革”2025-06-16 19:35·环球网 青海出台生态惠民殡葬实施办法
中国股票配资网,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,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