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战场上最近出了个“国际笑话”。俄军一辆缴获来的M113装甲车,大摇大摆开到前线,车顶插着俄罗斯国旗,另一边还绑着一面美国星条旗。这操作,看得人一愣一愣的。不是说好你俩是背后对手吗?怎么前线突然搞起了“联合巡游”?
别被这花里胡哨的旗子唬住。这玩意儿根本不是什么战术创新,也不是俄美暗通款曲的信号。它就是一场秀,一场专门演给乌克兰人看的羞辱戏。
你不是靠美国援助撑着吗?你不是开着M113耀武扬威吗?现在我开着你的车,插着你的“靠山”旗子,就在你眼皮底下晃悠。意思就一个:你引以为傲的东西,现在归我了。你背后的大爷,也拦不住我在这儿撒野。
可这车刚露头没多久,就被乌军无人机盯上,几轮打击下来,炸得冒烟。但那又怎样?表演的目的早就达到了。车可以再修,旗子可以再插,恶心人的效果已经拉满。战争打到这个份上,早就不是单纯的火力比拼,更是心理战、舆论战、意志战。谁先崩溃,谁就输了。
但咱们也别光顾着看热闹。这辆插着美国旗的M113背后,暴露的是俄军一个越来越明显的问题——攻坚乏力,锐气不足。
你拿缴获的车来搞心理战,说明你正面突破拿不下。你得靠这种“行为艺术”来提振士气,转移注意力。这本身就说明,仗打得不顺。
就说这第58集团军,当年可是俄军里的“尖刀”。南线稳得住,它功不可没。2023年乌军反攻最猛的时候,就是它顶在前面,把北约训练的新军死死摁住。
罗博季涅那个村,乌军拼了命才拿下,结果没几天又被它抢回去。那时候的58集团军,还有点主力的狠劲。
可现在呢?两年过去了,除了把战线推回原位,几乎没啃下什么硬骨头。扎波罗热方向,别的部队还在往前拱,它却卡在小托克马奇卡这个村子动弹不得。打个村子都费劲,还搞什么大纵深突击?乌军主力都调走了,守军战斗力下降明显,你连这种机会都抓不住,还能指望你突破什么关键防线?
这哪是打仗,简直是蹲坑。仗打得越来越“养老”,进攻节奏拖沓,战术僵化。以前是别人打不动,现在轮到自己攻不下。主力集团军变成“维持部队”,这是战斗力退化的信号。
再说这缴获装备的事。战争打了三年多,俄军缴了不知多少西方装甲车。可你见过他们大规模编入部队、成建制投入作战吗?几乎没有。缴获的坦克、火炮少,装甲车多,但大多堆在后方当展品,或者拆了做测试。真正能用的,凤毛麟角。
为啥不用?不是不能用,是不敢用。自家识别系统靠苏式信号,突然冒出一辆M113,友军炮火说不定先招呼上来。
后勤也跟不上,零件、弹药、维修体系全不配套。用一辆,养一辆,代价太大。
所以这些缴获车,多数成了“道具”。训练时拉出来当假想敌,让新兵熟悉乌军装备。闲着没事,就改装改装,加个棚子,插个旗子,搞点“创意宣传”。这次M113插美国旗,就是典型“道具秀”。图个乐,气个人,仅此而已。
可问题是,战争不需要这么多“创意”。需要的是能打、敢打、打得赢的部队。你靠一辆改装车插旗挑衅,说明你拿不出更硬的手段。
你越是搞这种花活,越显得正面攻势乏力。
乌克兰人炸了它,炸得干脆利落。这反应很真实——你羞辱我,我就摧毁你。战场上,尊严从来不是靠旗子撑的,是靠炮火和推进线丈量的。
现在战线僵持,双方都在耗。但耗着耗着,问题就出来了。俄军看似掌握主动,可进攻节奏越来越慢,突破点越来越少。
靠“整活”博眼球,终究不是取胜之道。真正的胜利,不是在社交媒体上赢点赞,是在地图上推进行动红线。
那辆插着美国旗的M113,最后变成一堆废铁。但它留下的问题还在:一支军队,如果只能靠敌人的装备来表演胜利,那自己的战斗力,还剩多少?
中国股票配资网,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,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